1、学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
根据学校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办学定位和“双一流”大学的建设目标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尊重学生的成才选择权,培养能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。
2、培养流程

3、课程结构体系
课程结构体系 |
学分要求 |
内容 |
通识课程平台 |
共42-44学分,其中通识必修课程38学分,通识核心选修课4-6学分。 |
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(16学分)、大学体育(4学分)、军事课程(4学分)、大学英语(8学分、计算机应用基础(2学分)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(2学分)、创新创业理论课程(2学分)。 |
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平台 |
约27-31学分,包括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和学科基础选修课程。 |
划分15个培养大类:设置经济学类、工商管理类、国际工商管理类、人文类、设计学类、物理学类、数学类、材料化学类、机械类、电子信息类、土木建设类、航海类、海洋生物工程类、医学类、师范类(文科)。 |
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|
认证专业85-89学分,非认证专业67-75学分 |
包括专业基础课、专业课和必要的实践环节。 |
专业方向模块 |
原则上每个专业至少设置3个及以上专业方向模块,每个专业方向模块包括专业课及毕业环节。 |
任意选修课程平台 |
认证专业:任意选修课程4学分;非认证专业:任意选修课程4学分,专业交叉复合课程12-16学分。 |
通识选修学分原则上可以顶替任意选修学分,但任意选修学分不可以顶替通识选修学分。 |
第二课堂 |
创新创业训练计划:至少4学分。该学分为免费修读。 |
包含科研创新训练计划、创业训练计划、科技竞赛计划、人文素养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五方面的项目。 |
宁波大学“平台+模块”课程结构体系图:
